当前位置 > 首页 >详细页面
    联系我们

    地址:东莞市万江街道

    联系:黄工

    手机:

    广州东涌镇工程地质勘察公司,解决岩土工程痛点难点问题

    2024-06-06 02:22:01 386次浏览
    价 格:面议

    工程物探具有“透视性”、效率高、成本低以及可以在现场进行原位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测试等优点,在工程勘察中日益得到重视和发展。但是各种物探方法都具有条件性和局限性,多数方法还存在多解性,因此正确选择和运用各种物探方法,进行综合物探,并与现有的地质、钻探资料作对比,才能获得好的地质效果。

    电法勘探

    通过对人工或天然电场(或电磁场)的研究,获得岩石不同电学特性的资料,以判断有关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问题。常用的是直流电法勘探,主要研究岩石的电阻率和电化学活动性,可分为电阻率法、自然电场法和激发极化法等。

    电阻率法

    自然界中各种岩石的导电性能不同。一般情况下,岩浆岩、变质岩和沉积岩中的致密灰岩的电阻率都很高,超过10~欧姆·米,只有当它受风化,构造破碎时,由于含泥量增多,水分增加时,其电阻率值才降到102)欧姆·米级或更小。含泥质沉积物或含高矿化度地下水的砂砾石层,其电阻率较低(10~102)欧姆·米级)。电阻率法常用于探测风化壳的厚度,覆盖层下新鲜基岩面的起伏、盆地结构形态、储水构造,追索古河道,圈定岩溶发育带,确定断层位置等。

    自然电场法

    当地下水在孔隙地层中流动时,毛细孔壁产生选择性吸附负离子的作用,使正离子相对向水流下游移动,形成过滤电位。因此作面积性的自然电位测量,可判断潜水的流向。在水库的漏水地段可出现自然电位的负异常,而在隐伏上升泉处则可获得自然电位的正异常。

    声波探测

    利用声波(或超声波)对岩体进行探测的方法。由于频率高、波长短,因此分辨率高。主要用于测定岩体的物理力学参数、确定洞室岩石应力松弛范围、探测溶穴及检查水泥灌浆效果等。但是,由于岩石对高频波的吸收、衰减和散射比较严重,因而探测的距离不大。声波探测可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方式。

    主动方式

    由声源信号发生器(发射机)向压电材料制成的换能器发射一电脉冲激励晶片振动,产生声波向岩石发射。声波在岩体中传播,经接收换能器接收并转换成电信号送至接收机,放大之后在示波管屏幕上显示波形图。从波形图上可直接读出声波的初至时间,再根据已知的探测距离,计算出声波速度。

    地震勘探 由人工激发的地震波,在往地下传播时碰到密度、弹性不同的两种介质的分界面就要发生波的反射、透射和折射。其中反射波直接返回地面,透射波即透过界面进入下部地层。唯有入射角θ1(射向界面时与界面法线的夹角)等于临界角i(其值由上、下地层的地震波传播速度υ1与υ2之比决定)的那部分地震波,在抵达分界面后将沿入射角平面产生折射,以界面速度(即下部地层的波速υ2)在界面上向前滑行,并在所到之处随即形成一种新波,此新波以与界面法线呈临界角i射向地面,称其为折射波。反射波和折射波返回地面被预置的检波器接收,并由地震勘探仪记录从震源出发到达检波点的传播时间和振动特性。震源周围有接收不到折射波的区域称为盲区,传播时间是由这些波的行程和沿途介质的地震波速度决定的。在震源与检波点间的距离选定后,波的行程就取决于界面深度,故可借此进行地质勘探。利用反射波的称为反射波法,利用折射波的称为折射波法。

    由于工程勘察的勘探深度较浅,折射波法比反射波法干扰少,容易识别,且能测定界面速度,从而了解下层的岩性和探查断层等,因此应用比较普遍。但折射波法要求震源强度大,又有盲区和下层波速必须高于上层的限制。为了避免这些缺点,近年来工程勘察部门对浅层反射波法也在加强研究和实验。地震勘探在水利工程勘察中主要用来测定地质界面的深度和形态,如覆盖层、风化层、滑坡体的厚度和地下水位,以及探查断层、破碎带等(见彩图)。反射波法还可探查岩溶洞穴。

    网友评论
    0条评论 0人参与
    最新评论
    • 暂无评论,沙发等着你!
    被浏览过 855672 次     店铺编号35181431     网店登录     免费注册     技术支持:商务通     专属客服:林睿君    

    4

    回到顶部